龙圩猪油饼:百年传承,回味无穷
民以食为天,在璀璨的梧州岭南四千年文化长流中,饮食文化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多饮食技艺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断了传承,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有着深厚历史沉淀的这些饮食技艺在执着的手艺人手中传承至今。
广西猪油饼
猪油饼表面有芝麻,呈微金黄色,饼心有冰肉,粉质细腻,脂香浓郁,入嘴酥化爽齿、甘香四溢。食后齿腔留香,回味无穷,其味甘香,口感松软,老少咸宜。
龙圩猪油饼,一个带着人文气息的美食,在浓郁猪油的味道里,有时间的酝酿也有人情的风味,是龙圩区历史悠久的传统名点,其制作技艺最早可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由何守贞首创,之后传给其子何献廷。民国初期,何守贞、何献廷来龙圩发展,1916年在龙圩龙华街开设“合益饼家”,1918年,何献廷之子何炳开始制作销售龙圩猪油饼,当时叫“可食猪油饼”,饼面印有虫鸟花卉等图案,色、香、味俱佳,远近驰名,1919年,他在龙圩开设了一家“可食猪油饼店”专卖店,生意十分兴隆。1955年,何炳将技艺转入苍梧县供销食品厂,并由“可食猪油饼”改名为“龙圩猪油饼”,当时的年销量近10万吨。上世纪80年代第四代传人何伟问在龙圩繁华地段开设一家饼铺名为万利饼屋,后传其子何家勇经营。近三十年的实践探索,何家勇熟练掌握了猪油饼的核心制作技艺。2015年,他被选为梧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圩猪油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猪油饼第五代传承人何家勇正带领工人们制作传统手工猪油饼。
被问到猪油饼为何如此美味,何家勇说严格选料和精心制作是关键。每一次制作,他都亲自选购上乘的猪板油、夹心肥肉、纯正花生油、白芝麻等原料。制作的第一步就是将粘米、糯米、花生、芝麻分别用慢火炒香炒熟,并把粘米、糯米碾磨成粉,以及将煮熟后的肥肉用白糖腌制三天,成为“冰肉”后切成小块。接着就是把花生油煎香、晾冷,与猪化油搅匀,冰片糖用小火熬成较浓稠的糖浆,然后把油、糖浆、芝麻、白糖等混合拌匀,加入糯米粉、粘米粉一起调和,拌成松软适度的粉料。最后,将粉料填入饼印内时往饼的中间放一块猪肉,再在上面填满粉料,用掌跟压实,敲打模印脱出饼坯,用微火焙烤,取出冷却,一块香气扑鼻的猪油饼就完成了。何家勇说:“这一系列的工序都要一丝不苟才能保证质量。”
和面、包馅、压模具、烘烤,手工制作的广西梧州市龙圩猪油饼,酥脆鲜香,咬一口,香味四溢。
通过不断保护传承和发展,猪油饼制作技艺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其中龙圩万利饼屋是龙圩猪油饼的主要制作、销售及传承场地,在其他县市区以及部分乡镇也有制作场地,龙圩猪油饼不仅在梧州市及辖区范围内的各饼店销售,还销往两广地带及港澳台等地。
如今,何家勇还亲自带妻子及儿女传授技艺,他们坚持在生产第一线,不断传承弘扬龙圩猪油饼文化,最大程度保证龙圩猪油饼的品质和口感,扩大受众人群,使其的发展传承态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