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山野生竹笋
在我国古代,唐诗是一种起源文化的另类代表,在唐诗的鼎盛时期过后便是宋朝的到来,于是便出现了宋词,当然宋词的出现是在唐诗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但是宋词却又发展出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韵味。
并且在宋词中会出现笋的身影,尤其是在南宋诗歌中会经常性出现,可以说是宋代诗词诗歌的一种创新变革,同时也反映出宋代诗人跟唐代诗人创作心理变化的不同以及心态的变化。
一、什么是笋?
笋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这也是笋在宋代诗词中出现的重要因素,并且早在《诗经》中有云:“其蔬伊何,惟笋及蒲”,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新鲜的竹笋是可以作为在酒席上最好的蔬菜,由此可见于我国吃笋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甚至以前。
笋不仅拥有自己独特的时节性还拥有新鲜的口感,从而被许多的文人墨客所喜爱,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中都不缺乏笋出现的身影,无需过分的烹调便是可以将笋发挥出其最大的独特口味,这样清淡的口味是宋朝诗人眼中理想的平淡为美,于是二者相结合。
笋不仅成为精神上的一种食粮也是现实中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味,正是因为精神和物质上的不谋而合,更是得到了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的青睐,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了宋人的吃食习惯,喜欢吃笋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质”。
对于宋人而言,物质富庶的他们无需因为温饱而苦恼,于是便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不同,那就是不再去追求物质的“量”,而是去专注于食物的“质”。
于是笋便符合了宋人眼中的要求,不仅拥有新鲜的独特口感和平淡朴素之美,更是跟宋人眼中的平淡之美互相不谋而合,并且笋进行烹饪制作也是特别简单。
《尔雅·释天》曰:“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由此可见于蔬菜的重要地位,这便是笋意象形成的重要基础,而后才会有其美感特点和文化底蕴。
之后儒家学派创始者孔子将美食和礼仪联系在一起,认为君子人品道德也与其息息相关。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是大文豪苏轼刚到黄州就任没多久写下的,他不仅特别赞赏竹笋,还是竹笋的终极爱好者,对其情有独钟,嗜笋如命。
还可以与其他的菌类、木耳等食材搭配,形成另一种绝妙的味道。宋人对笋更是有一种精神上的寄托,笋是竹的前身,新笋终将会有一日长成竹子并高过以往的旧竹,这也就从侧面反映出了竹子不甘落后的精神。
正是这种坚毅不拔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便成为了宋人眼中君子品格的象征之物,许多的诗人便是以竹笋来自拟,以此来表达自己高尚的情操和凌云之志,并且还象征着自己深厚的文化涵养和自己高尚的人格品质,更是反映出了自己拥有深厚的人文内涵。
二、笋的美感特点
意象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对于诗歌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方面,凡是诗歌意象,都是有自身独特的一种艺术美学意义,宋词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许多的形象都是来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是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象。
笋之所以能成为宋词中常见的意象,是跟其自身丰富的美感是无法分开的,竹笋的颜色并没有一般花卉那样缤纷多彩,两者志趣相投,便产生出一种别有风味的“大素若雅”,正是因为这种朴素淡雅的意象而广见于宋词之中。
当笋这种美食跟佳句相配当的条件下时,便出现了视觉与味觉互相结合的双重体验,竹笋作为少有的两者兼有的蔬菜。
不仅满足了宋人追求食物的“质”还拥有朴素淡雅的要求,还能够凸显人的高尚品质,正是有了这种两者相结合的美感,才成为了宋人乐于表现的对象。
宋人写诗更喜欢发掘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切小事都是能够写进自己的诗句中,这也就反映了宋人对待大自然一直是一种敬畏和敏感的诗心。
正是有了这种促进,才增加了宋词的自然之美,平淡朴素的生活向往,以及淡雅的高尚情操。在广受青睐的同时,这一切也是于笋独特的形态无法分离。
宋代文人欧阳修在《渔家傲》就谈到竹笋的表皮如“成行新笋霜筠厚”。虽然竹笋的颜色单一,并不如其他的花卉那样极具观赏性,但是这并不影响其自身散发的独特美感,正是由于自身的淡雅素净,这与诗人所追求的平淡朴素相互契合,更是在审美上达到了一致,故此多出现于宋诗中。
自唐代以来,古人便常常以笋来比喻女子的芊芊玉手,笋在形象上和手有许多的共性,除了一方面突出笋的白嫩,更是表现了笋的形态之美,若是将笋与曼妙佳人联系起来看,寻常百姓也普遍喜欢以笋指喻。便又引起一场以物喻人的诗歌浪潮。
竹笋多生长于初春之际,即使生长在泥土之中,却依旧洁白无瑕,即使生长在不利的环境,仍然能够展现出自身的那种生命的绿色。
作为一种看起来具有素雅清淡的象征蔬菜。同时又具有新鲜的口感,自然是得到了许多客人的喜爱,当客人们吃完笋也就散去了,当食美和物美相互结合之时,便是诞生出了这种意象的形成。
三、笋带来的文化意蕴
既然说起“笋”那就不得不提起“竹”,竹子是中国古代很常见的一种审美意象,许多的文词诗人以竹子那笔直不屈的形态和高洁自傲的品格颇得诗人的喜爱,由此受到古代诗人的赞赏和吟唱。
诗人在自己主观的心理状态中会加入竹子这一客观之象来融入自己的品格,让这主观客观之象相互结合,由此来赋予竹子各种美好的品格,并且以此来体现自己的高尚品格,竹笋是竹子的产物,也就自然被赋予相同的品格。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句诗词是大文豪苏轼在游玩清泉寺之后,看到寺庙旁的溪水向西流淌,看到山脚下的笋又是生机勃勃向上生长,浸泡在溪水之中,于是美感和这种精神的象征结合在一起时,特殊的文化底蕴萦绕在诗人心中。
在古代文学以及宋代诗词人对笋的物色美感与文化底蕴的意义产生基础就是其植物的特点以及自身的生物属性,经过长期的历史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竹笋便由纯粹的植物进一步走向了一个文学意象,经过长时间的积淀,也反映了社会生活与人文思想的深厚内涵。
小结
笋在食美和物美的结合,成为了宋词主要的意象,当时的人们更多需要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正是由于竹笋那种不堪曲直的精神和生机,成为了宋朝连年战乱和太平互相交错的重要承载,在一个理学盛行的时代,需要一种能够发展沉淀的表现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