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 茉莉针王· 八窨无提花
这款针王,是今年明前茶中精挑细选的极品福鼎白毫银针,单茶底成本就比去年高了30%左右,下花量极其奢侈,用足了800斤茉莉鲜花。
冲泡时,针芽颗颗饱满,纳透了茉莉的玉骨冰肌,甜郁清雅,越喝越迷人。
好的茉莉花茶是如何炼成的 -
1 | 七八月的伏花,迷人“冰糖香”
伏天下午两三点,光是曝晒几分钟,汗水就止不住地往下淌。花田里,年迈的花农弯腰佝背,采摘着茉莉花蕾。
福州夏季气候湿热、光照充足,土质疏松又肥沃,提供了一切让茉莉健康生长的理想环境。
茉莉花期很长,从六月到十月,花开不绝。近至闽侯、长乐(主要的茉莉花产区),远至漳州,都罩在一片花香氤氲中,随处可见绵延的晶莹花海。
五六月的春花,花蕾较小,强度不够,品质也不稳定。入伏之后,光照时间充足,茉莉花产量多,香气盛。所以七八月的伏花最让制茶人中意。
采花的最佳时间,一般在午后2-3点之间。此时,高温让花蕾中的精油浓度达到顶峰。同时,花农只能摘含苞欲放的花蕾,花骨朵不能摘(开不了),开过的也不算数(香气散尽)。
2 | 更好的茶底,更大的投花量
在福建,白茶是高贵花茶的新宠。
一来闽地本身产白茶(如福鼎、政和等)。二来白茶朴实清润,能衬托出茉莉的水灵和浓香。三来,白茶更耐泡,即便是3~4泡之后,白茶的滋味与回甘依旧明显。
得益于今年连日出晴的好天气,白茶的滋味比往年更美好。
有了更好的茶底,良友茶庄的制茶师傅也增大了投花量。制作茉莉针王,100斤茶叶,足足用了800斤茉莉。花魂万朵,换一盏茶香,茉莉花茶,这一杯,当之无愧。
工艺 | 全手工窨制,工序繁复
我们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茉莉花的百科文章:茉莉花茶,不懂它才觉得low,其中详细讲解了窨制过程。
这里简单地复习一下:
伺花:
上面提到伏天采摘的茉莉花蕾,会被装在透气的网袋里小心翼翼地运往茶厂。接下来,茶人披星戴月的一天才算真正开始。
他们需要不停地翻动茶堆,“复堆”、“通花”、“烧花”......所有繁冗的步骤,仅仅为了让花蕾顺利开放。
大约晚上十点左右,茉莉次第绽开,花朵儿微微张开呈“虎爪”形。
伺花的过程,是茶人与环境博弈的过程。平衡温度、湿度和氧气,看似简单,没有长年经验是做不来的。
茶花拌合:
首先,将茶叶和鲜花层层叠叠反复覆盖十多次,最顶部的茶叶防止香气外扩,然后再用翻耙将花茶堆轻轻推开,让茶和花充分拌和均匀。
水是茉莉香气的载体:芳香物质在水汽的裹挟下缓缓进入茶叶,填充那些干燥中空的孔洞,大量花香因而涌入叶片。茶叶自身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变:那些代表“苦气”和“涩味”的多酚类物质转化为甘甜,茶性由寒转中和,茶汤色泽也会从嫩绿过渡为清丽的淡黄。
本网站旨在传播弘扬世界美食文化,文章部份原创外其他故事源于网络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及内容不符,请及时拔打0754-88485995与我们联系更改或删除! |
沟帮子熏鸡始创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为关外传统名吃,创始人尹玉成。1887年,少年尹玉成独闯关东,当他来到当时的通关要道沟帮子(今辽宁省北镇市沟帮子镇)时,见此地山灵水秀,民风淳朴,决定在此定居。他以家传手艺开起面馆,并自酿美酒,名曰“沟帮子小烧”。尹玉成为人侠义忠厚,常济困苦百姓,深得乡人爱戴,后得到当地一户杜姓富商的看重,与杜家小姐...
桂花鲜栗羹是一道有浓厚杭州地方特色的时令名点,是以栗子、枣为主料,配以白砂糖、淀粉、糖桂花等辅料制作而成,味道香美、老少皆宜,深受大众的喜爱与推崇。 话说唐明皇是一位风流天子,凡事讲究奢华,喜欢歌舞音乐,每逢节日一定要大宴群臣,歌舞升平一番。这一年的中秋佳节,他令全国上下不分贵贱,不惜金钱,都要举行赏月大会。到了中秋这天晚上,只见明月初升,...